2014/9/29 15:34:41
一、重點上市企業綜合對比分析
我們選擇史丹利、金正大、云天化、司爾特、新都化工、湖北宜化、魯西化工、芭田股份等八家化肥品種豐富、品牌知名高、市場活躍度高的化肥企業進行重點分析。根據分析發現,史丹利綜合能力最強,金正大次之,湖北宜化、司爾特和新都化工綜合能力處于第三梯隊,魯西化工、芭田股份綜合能力處于第四梯隊,云天化綜合能力最弱。
二、重點上市企業主要指標對比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在報告期內,史丹利盈利能力最強,達到95.40,湖北宜化和金正大也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云天化、芭田股份盈利能力較弱,司爾特、新都化工、魯西化工盈利能力基本相當,處于中等水平。
償債能力分析:在報告期內,史丹利償債能力最強,達到95.03,司爾特、金正大、新都化工及湖北宜化償債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芭田股份、魯西化工償債能力較弱,云天化償債能力最弱,得分僅為18.01。
成長能力分析:在報告期內,魯西化工、芭田股份的成長能力最好,金正大、云天化、新都化工、湖北宜化、司爾特成長能力處于第二梯隊,史丹利成長能力得分較低。
資產經營分析:在報告期內,金正大資產經營狀況最好,其次是芭田股份和魯西化工。云天化資產經營綜合得分最低,史丹利、司爾特的資產經營狀況良好。
市場表現分析:在報告期內,史丹利的市場表現最好,達到95.87,湖北宜化和新都化工緊隨其后。金正大、云天化、司爾特、魯西化工表現平平,芭田股份市場表現較差。
投資收益分析:在報告期內,湖北宜化、云天化投資收益較高,新都化工、史丹利處于第二階梯,魯西化工處于第三階梯,金正大、司爾特、芭田股份的投資收益較低。
三、重點上市企業機遇和風險分析
1.機遇:市場需求穩定并增長,全國十二五種植業規劃的實施,以及全國蔬菜產業規劃的實施,將會穩定并增加糧、棉、油、菜、糖等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這些穩定與增加就會帶動化肥以及化肥中的復合肥的市場需求的穩定與增加;專用肥料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適應現代農業測土配方,精準施肥需要的液體肥、沖施肥、緩控釋肥、生物有機肥、藥肥等專用肥料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市場份額將穩定增加;行業集中度低為優勢企業整合利用復合肥行業資源提供了機會與指引。
2.宏觀政策風險
產業優惠政策變動風險:各類行業優惠政策取消后,化肥企業經營成本將會明顯上升。若產品價格上漲不足以消化經營成本上升,化肥企業經營效益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進出口政策變動風險:鑒于國內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基礎肥料產能已相對過剩,淡、旺季時間及稅率調整直接對上述產品出口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傳導至復合肥市場,故進出口政策變動會對出口較多的化肥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環保政策變動風險: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以及公眾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化肥企業要確保達到“三廢”排放標準,必須不斷加大環保設施及運行方面的投入,故存在因環保政策變動而加大環保投入、增加經營成本的風險。
3.主要原材料供應及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主要原材料供應及價格波動風險:總體來看,國內自給率高的氮肥、磷礦石一類原材料,市場供應充足,價格波動較小。中國硫、鉀資源高度依賴國外的局面短期內無法扭轉,硫、鉀資源供應及價格波動對于行業的影響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主要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近年來國內化肥總需求量基本保持穩定,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波動,重要原材料硫、鉀資源自給率嚴重不足,過度依賴國外,進口硫磺、鉀肥價格劇烈變化引發國內磷復肥產品價格相應變動。
4.跨地區經營及管理風險:化肥企業由于受到運輸能力及運費能方面的制約和影響,近年來,部分優勢企業實施了“走出去”的戰略,即在外地擴建生產基地,由此也帶來了跨地區經營及管理的風險。
四、重點上市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分析
1.史丹利——全面提升綜合能力,推進募投項目及新項目建設
營銷體系與銷售網絡建設計劃:一是銷售渠道拓展方面,史丹利將積極拓展目標市場,發展優質客戶,強化銷售終端的控制。二是渠道細分方面,以產品需求細分和市場運營細分為導向,推動銷售渠道扁平化管理,達到提升市場占有率的目的。三是農化服務方面,加強與農技推廣站、土肥站、植保站等“農業三站”合作。
推進募投項目及新項目建設:史丹利在對臨沭、吉林、平原、貴港生產基地生產線的優化技改的同時,加快了臨沭募投項目、當陽、遂平、寧陵新建項目的建設速度。史丹利生產能力的擴大,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成品發貨的時間,從而加快存貨周轉率,增強了抵御價格變動風險的能力。
技術、產品研發工作計劃:史丹利在提高自身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繼續加大和國內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積極引進世界尖端技術,保證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并抓住國家推廣測土配方的機遇,深耕細作原產品系列的深度和廣度,繼續增加對硝基肥料、水溶性肥料、緩釋肥料和各種作物專用肥料的研發和生產的投入力度。
公司管理信息化建設計劃:史丹利實施了SAP-ERP管理系統,使企業產、供、銷環節和財務有效的鏈接起來,全面提升了從供應、物流到生產、銷售的響應速度,快速捕捉了市場資訊,全面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風險。
專業化人才隊伍培養計劃:史丹利將緊緊圍繞發展戰略目標,推進公司人才戰略建設,合理使用和開發公司人力資源,注重員工的專業知識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深化改革和組織結構調整計劃:史丹利將在現有管理體制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調整機構設置和人員安排,完善組織管理系統,形成科學、高效的組織結構體系。
2.金正大——人本與資本并重,實現全國合理布局
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針對目前產品同質化現狀,依靠技術創新,實現復合肥、緩控釋肥的升級,開發推出硝基復合肥、水溶性肥料、功能性肥料及其他化工新產品、新技術,調整產品結構,形成以復合肥、緩控釋肥、水溶肥及其他新型肥料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異地擴張,合理布局:以靠近資源或靠近市場為原則,加快華北、東北、西南、華南、西北等基地的布局和建設。西南地區向上游磷資源延伸,其他地區針對市場需求快速建設小基地,向上與資源性大企業集團合作,參與資源開發,主導產品加工,向下與經銷商合作,主導產品生產,參與分銷與服務。
服務升級,掌控終端:建立區域農化服務中心和專業服務推廣隊伍,形成農化服務特色,加大渠道建設投入力度,推動新營銷模式的實施,強化終端掌控能力,提升市場份額,樹立行業領導品牌。
和諧共贏,持續發展:發展過程中兼顧股東、客戶和社會各方利益特別是要建立核心員工的長期激勵機制,著眼于長遠目標,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保證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3.云天化——推進產業升級與轉型,轉向技術與資金密集型制造業
云天化的發展戰略為推進公司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同時在化肥行業、玻璃纖維產業等將不斷開發新型產品,追求差異化”和“技術創新,追求高端化”,通過新技術的開發來引導消費,擴大市場份額,抓住政策和機遇,積極探索和涉足新材料產業,將其培養為新的效益增長點和利潤的主要貢獻源泉,實現產業的轉型。
4.司爾特——做大做強主業,完善產業鏈條,優化市場網絡
繼續保持產品在安徽、江西市場明顯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在山東、河南等周邊農業大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延伸、完善產業鏈;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裝備、工藝水平以及擴大生產規模:按計劃進度推進本部搬遷擴建,對本部現有氯基復合肥生產線實現全面技術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技術裝備及工藝水平。進一步提升法人治理和經營管理水平。
5.新都化工——強化管理,助力營銷,優化產品,推進募投項目建設
全員營銷,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銷售做好服務工作,擴大銷售收入及利潤;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實現“產、供、銷、財”一體化;積極開展在河南的新型復合肥項目建設工作,并以此輻射北方市場,擴大公司在河南及北方糧食主產區的市場份額,逐步實現公司在全國的合理布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團隊凝聚力,加強員工思想素質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全員素質。
6.湖北宜化——開發新資源,新產品,改造落后產能,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新的形勢下,湖北宜化將在保持行業先進地位,鞏固現有優勢產能的基礎上繼續實施產業向西部轉移的的戰略和資源戰略,積極在西部地區獲取新資源、開發新產品。湖北宜化還將加大管理力度,向內挖潛、努力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同時,花大力氣對現有落后傳統產能進行以節能降耗為目的的技術改造,以提高裝置的生產效率。未來湖北宜化將積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涉足新的行業,繼續擴大商貿流通服務領域的經營規模。
7.魯西化工——存量調強、增量調優,完善園區一體化功能
未來幾年按照中央提出的“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堅持科學發展,以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統籌發展為著力點,重點把握企業的安全、發展、效益以及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速度,在確保企業安全與發展的同時強調效益,著重在經濟運行質量方面下功夫。
8.芭田股份——立足復合肥,發展高科技、環保型肥料,打造價值型企業
完成全國產業布局,擴大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持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推行“肥料+方法+設施”,在農戶百花齊放的用肥習性中植入平衡施肥與精準施肥習性,幫助農戶將少次多量的施肥習性轉變為少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