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中國化肥市場分析報告》第二章:2012年中國化肥行業環境分析

2014/9/26 18:05:19

 對于化肥生產企業來說,環境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宏觀環境,主要有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自然環境等;第二,中觀環境,也稱為行業環境,主要包括產業鏈分析、行業競爭狀況及市場需求特征等內容。市場環境分析的落腳點在于探尋環境要素為化肥生產企業帶來的機遇與威脅,對化肥企業的經營行為可能產生哪些影響。本章試圖通過對影響化肥企業經營的各種外部因素和作用的評估、平衡,以辯證、系統的觀點,幫助廣大化肥企業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實現企業外部環境、企業內部條件及綜合動態平衡的結合,適時采取對策,做出適應環境的動態抉擇,以維持企業生存,促進企業發展。

一、宏觀環境分析

1.政策法規環境分析

政策法規環境分析:中國既是農業大國,也是化肥生產和消費大國,國家不斷出臺支持化肥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這些政策為化肥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給化肥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20121217日出臺的2013年化肥關稅方案,是近年來化肥關稅政策最為寬松的一年。

“十二五”發展規劃為化肥行業發展指引了方向: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在于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出到2015年,氮肥、磷肥和復混肥企業數量要大幅減少,大中型企業產能比重將達到80%以上。“十二五”末期,中國需要氮肥產量4330萬噸,需要產能4800萬噸;2015年磷肥產能將超過2150萬噸,產能將達到1600萬噸。

化肥關稅全面放松有利于產品出口,但可能加劇產能過剩:2013年化肥關稅方案正式出臺,是近年來化肥關稅政策最為寬松的一年。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關稅稅率下降;基準價上調;淡季延長。寬松的關稅有利于化肥出口,但可能吸引更大產能投資。化肥關稅政策全面放松對化肥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化肥出口量可能出現較大幅度增加;拉高國內化肥價格;產能過剩問題可能更為突出。

其他政策法規或有風險分析:產業優惠政策變動風險,行業優惠政策取消后,化肥企業經營成本將會明顯上升,若產品價格上漲不足以消化經營成本上升,化肥企業經營效益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進出口政策變動風險,近些年來,中國化肥進出口政策已根據需要作出多次調整,特別是化肥產品出口關稅稅率整體已大幅提高;環保政策變動風險,化工行業屬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3101號文件規定的重污染行業,化肥企業要確保達到“三廢”排放標準,必須不斷加大環保設施及運行方面的投入,故存在因環保政策變動而加大環保投入、增加經營成本的風險。

2.經濟環境分析

鐵路運價上調對化肥市場影響:2013217日下發的《關于調整鐵路貨物運輸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261號),決定自2013220日起,調整鐵路貨運價格。這次運價調整對化肥優惠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采取與其他產品同步調整的方式,特別是仍對農用化肥運輸免征鐵路建設基金,是對化肥行業的最大支持。目前的鐵路建設基金一般為0.033/噸公里,如果對化肥也征收鐵路運建設基金,每千公里運費要再增加33元。

鐵路運價上漲對化肥行業的影響:這次鐵路運價上調幅度大,對化肥企業影響較大。首選是運距遠的區域,運費與運距直接相關,運距越遠,運費越高;其次是低價格化肥品種,低價格化肥品種由于運費在價格中所占比例較高,有些超過了15%甚至更高,運價調整對低價格化肥品種的影響相對較大。

化肥企業應對鐵路運價上漲的策略建議:作為化肥企業而言,要減少運價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力實施本地化策略,或者是原料本地化,或者是市場本地化,當然原料、市場都本地化那是最好的,兩頭向外(即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企業影響是最大的。總體看,鐵路運價不斷上調是必然趨勢,隨著以后運價的進一步上漲,距離近、運距短所占的優勢將會進一步增加。另一個有效途徑就是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大產品的科技含量,讓產品賣出高價,消減鐵路運價的上漲所帶來的壓力,這對復合肥企業及新型肥料企業尤為重要。

3.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化肥產品與農業生產密不可分,化肥產品的消費者主要是廣大農民,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化肥已成為農業生產穩定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說,化肥行業通過直接影響農業生產,進而成為國家安全相關的重要行業。201142日發布的環保部發布《磷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磷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適用于現有磷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水污染物排放管理,適用于磷肥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以及投產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二、中觀環境分析

行業環境,也稱之為中觀環境,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的基礎。化肥行業中觀環境分析主要包括行業競爭情況、行業競爭結構和行業發展特征等方面內容。目前化肥行業技術和資金壁壘較高,屬于資源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行業有著典型的規模經濟效應,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化肥行業也是集資源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于一體的行業,退出壁壘高導致企業在化肥生產和銷售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原有業務,使原本激烈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化肥行業準入條件較多,中國不斷出臺化肥子行業或細分領域的準入條件。

化肥行業競爭:2011年,中國化肥行業企業有2048家,企業間競爭比較激烈,其中競爭力較強的主要有云天化、魯西化工、湖北宜化等二十余家企業。化肥行業的轉換成本比較高,企業由生產普通尿素轉變為大顆粒尿素需要投資額較大,這種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普通尿素的市場競爭。化肥生產企業眾多,產品同質性強,差異化不明顯,且目前國內生產能力已略微超過需求,這又使得購買者在討價還價中處于優勢。購買者討價還價能力不強,對化肥產業競爭程度影響不強。化肥行業的原料供應者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的生產商。天然氣和石油都是屬于壟斷程度極高的行業。因此,使用這兩種原料的企業,其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極強。對于化肥生產企業來說,無論采用哪種原料,其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使得整個行業在與供應商的價格談判中處于劣勢,供應商對化肥產業競爭程度影響較大。

化肥行業發展特征:受國家政策影響大,化肥行業在國家的限制和保護中發展,政策市場的特征明顯;化肥產業集中度偏低,中國化肥行業企業眾多,分布廣泛,且地方壁壘嚴重,由此造成了行業集中度低,產品劣質化嚴重,低水平市場競爭激烈;在產業價值鏈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一方面國家對農業采取基本保護政策,終端價格被限定,另一方面,上游能源價格在全球范圍內剛性長期上漲,化肥行業除了享受部分政策性價格優惠外,由于市場集中度低、能源依賴的彈性小,在對能源價格的談判上發言權很小;進出口對行業影響不大,由于國家的進出口政策限制,目前除鉀肥的進口量占國內使用量的70%之外,其余品種的進口量約占國內產量的5%左右,因此,進出口占行業的影響較小。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久久香蕉国产精品|日本親子亂子倫XXXX50路|国产又猛又黄又爽河南君友數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