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4 19:37:57
一、殺蟲劑
作為一種施用對象為昆蟲的農藥,殺蟲劑經常用于農業、醫藥、工業及居家環境。殺蟲劑的使用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農業生產力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幾乎所有殺蟲劑都會嚴重地改變生態系統,大部分對人體有害,其它的會被集中在食物鏈中。因此,對殺蟲劑新品種的開發要求越來越高,具體體現為追求“三高”:安全性高、生物活性高、選擇性高。此外,在殺蟲劑新品種開發中還要求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殺蟲劑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吡蟲啉:吡蟲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2012年以來,吡蟲啉的價格居高不下,未來也不可限量。
甲維鹽、阿維菌素:6月份,隨著水稻用藥和南方經濟作物用藥時節的到來,甲維鹽持續貨緊價揚,下游制劑企業更是到處尋找貨源,不斷拉動甲維鹽價格高升。作為甲維鹽的原料,阿維菌素從5月份起就開始漲價,且供應十分緊張。
毒死蜱:2012年,毒死蜱市場走勢向好。該產品是目前中國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殺蟲劑品種,中國出口原藥每年超過1萬噸,內需每年也達1萬噸左右。2012年以來,毒死蜱的價格總體上一直處于上漲的趨勢。
烯啶蟲胺:2012年以來,烯啶蟲胺在經過兩三年的沉寂后逐步被市場喚醒。上半年全國產量大約在500噸左右,預計全年總產量達到900噸左右,而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農業對烯啶蟲胺的需求量為3000噸/年,目前供應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些都給企業帶來利好消息。
吡蚜酮:吡蚜酮因為兼具內吸性,加上使用時間不長,使得該產品逐步領先于競爭產品,在眾多防治稻飛虱產品中銷量居首,成為防治該病最主流藥劑,未來幾年,吡蚜酮的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
二、除草劑
除草劑是用以消滅或控制雜草生長的農藥,是可使雜草徹底地或選擇地發生枯死的藥劑。近年來,中國除草劑產業發展迅速,增速遠遠高于殺蟲劑和殺菌劑,目前產量已占農藥總產量的1/3。同時,除草劑需求也保持增長態勢。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中國已登記除草劑原藥及制劑生產企業中,大多仍以老品種為主,新品極少。這成為長期困擾中國除草劑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草劑主要產品如下:
草甘膦:草甘膦是中國出口量最大的農藥品種,2012年,草甘膦的價格價格最高達43000元/噸,而后出現下滑,維持在35500元/噸價位,并進入調整期,漲幅放緩。
百草枯:從2012年6月份開始百草枯價格維持上漲態勢,并且從7月份開始價格上調,到10月份,一舉突破維持長達16個月的壓力位1.42萬元/噸,上攻至1.5萬元/噸,部分企業甚至還高一些。
芐嘧磺隆:芐嘧磺隆是農民常用的大宗當家品種,由于使用范圍已從原來的水稻田擴大到小麥田上,2012年的銷售量和需求量均大于去年,市場前景廣闊。
莠去津:莠去津是國內玉米田常用的廣譜除草劑,全國有14家原藥生產企業,近百家制劑和復配企業。2012年原藥和制劑都很緊俏,呈供不應求局面。
二氯喹啉酸:激素型喹啉羧酸類除草劑,直播水稻田和移栽水稻田芽前或苗后使用防效較高,并可與滅草松、敵稗、殺草丹、芐嘧磺隆混用。由于二氯喹啉酸稻田殺稗草效果較好,農民長期使用后已被接受,加上價格便宜,2012年銷量呈上升趨勢。
二甲戊樂靈:本品為玉米、水稻、蠶豆、棉花、花生、大豆和蔬菜芽前除草劑,該產品廠家和商家都無庫存,在國內暢銷,出口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煙嘧磺隆:由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開發的新型磺酰脲類玉米田苗后除草劑。該產品2012年全國使用量大,產品銷路順暢,出口量也較大。6月份后因使用季節已過,市場銷量銳減。
丁草胺:丁草胺為芽前除草劑,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及闊葉雜草。因大面積水田改旱田,使丁草胺的用量大幅度下降。目前50%丁草胺小包裝市場價為23000元/噸。
三、殺菌劑
在一定劑量或濃度下,對病原菌具有毒殺作用或抑制作用的化學物質以及可通過其他多種途徑而使植物消除病癥、病狀的物質稱為殺菌劑。殺菌劑新有效成分研發速度較快,每年均有10個左右的品種登記。中國殺菌劑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農藥工業其他品種一樣,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一是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模小;二是品種結構不合理;三是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四是自主創新能力低,技術裝備水平低。
殺菌劑主要產品如下:
嘧菌酯:2012年嘧菌酯市場火熱產品不斷增溫,是銷售排名靠前的品種。預計未來五年內,國內嘧菌酯的產量將保持35%以上的幅度增長;而國內需求量將以20%左右的增幅持續增長。
三唑酮:三唑酮原藥從去年的5.3萬元/噸上漲至目前7.4萬元/噸左右,目前,出貨相對穩定,價格基本穩定在7.4萬元/噸左右。預計,后期三唑酮仍然會有較好的表現,市場需求和價格仍然會保持在一個較為合理的區間范圍內。
多菌靈:2012年,大宗品種多菌靈產量增長,供需兩旺,價格上漲。多菌靈原藥從3.1萬元/噸上漲至3.4萬元/噸,是一個國內需求量在1萬噸以上的品種、市場需求大、吸引眾多企業紛紛上馬的熱門品種。
四、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指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生理效應,也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重要調節作用,并施用于植物的外源化學物質。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中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研究生產發展的整體是很快的,近幾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如近十年研制生產的油菜素內酯、多效唑、復硝酚等,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隨著植物生長調節劑研究的不斷深入、更新更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正取代著老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老產品不斷被淘汰將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發展一個重要趨勢。同時,不同植物生長劑復配使用后,對一些植物抑制營養生長而促進生殖生長,可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再加上植物生長調節劑工業將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企業進行專業化研究和生產將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工業發展的一大方向。在轉基因培養出來的作物上,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輔助定向調控生長,將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另一大發展趨勢。
五、新型肥料
所謂新型肥料,即在傳統肥料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配方形成的不同功能呢和效用的肥料。例如緩控釋肥、穩定性肥料、葉面肥、水溶肥等。目前,國內已有不少企業致力于新型肥料研發,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12年中國肥料總銷售額約為8500億元,新型肥料所占比重僅為7%左右。在傳統化肥市場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隨著各類新型肥料生產工藝的進步和市場的拓展,農民和其他消費群體對其接受程度逐漸提高,未來5-10年內新型肥料在肥料市場中所占比重升至15%以上是完全可能的。預計2015年新型肥料銷售額有望超過900億元,2020年則可能超過1400億元,年均增幅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