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農藥市場分析報告》第二章:2012年中國農藥行業環境分析

2014/9/14 19:35:10

 對于農藥生產企業來說,環境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宏觀環境,主要有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自然環境等;第二,中觀環境,也稱為行業環境,主要包括產業鏈分析、行業競爭狀況及市場需求特征等內容。本章試圖通過對影響農藥企業經營的各種外部因素和作用的評估、平衡,以辯證、系統的觀點,幫助廣大農藥企業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實現企業外部環境、企業內部條件及綜合動態平衡的結合,適時采取對策,做出適應環境的動態抉擇,以維持企業生存,促進企業發展。

1.中國農藥行業宏觀環境分析

1)自然環境:極端天氣及病蟲害擴展市場需求,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自然環境對農藥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和莊稼病蟲害的發生提升了農藥的市場需求量;其次,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農戶對農藥的期望和要求有所提高,如果農藥產品沒有達到農戶的心理預期,則會導致客戶流失并進而對農藥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2)社會文化環境:民眾日益關注健康和環保,對農藥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幾十年來,中國農藥工業是建立在高環境污染和高資源消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農藥生產企業三廢排放量大,成分復雜。環保部污染防治司臧文超處長表示,從2012年起,環保部將每隔5年開展一次現有化學品生產、使用及有關環境情況的調查,摸清中國化學品基本信息,力爭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工作。在防治對象上,將逐步實現從COD、二氧化硫等常規污染物向常規污染物與高毒、難降解污染物并重轉變。對此,希望國內農藥企業盡早做好準備,努力實現達標排放。

3)政策法規環境:可以帶來市場機遇,也會形成硬性約束

政策法規對農藥生產企業的影響直接而又深刻。一些相關領域的政策法規,如土地政策、政策采購等會為農藥產品提供難得市場機遇;同時關于農藥行業內的法規政策則會對生產企業的生產及經營行為進行方向性引導及硬性規定。農藥生產廠家也要積極順應政策法規的要求,評估自身技術現狀以及技術方面的優勢和不足之處,積極開發和引進新技術,逐步淘汰落后以及政策法規限制的技術,為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4)經濟環境:國際經濟環境趨冷,加劇農藥生產企業的國內競爭

由于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不少外向型企業轉向國內市場,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由于國家金融政策調整,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企業融資變得艱難。通貨膨脹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員工資成本增加、企業物流成本增加……這些都增加了生產企業的經營成本。為降低日益上漲的經營成本,有的企業開始減少生產員工的數量。2012年農藥進口量繼續上漲。跨國公司憑借優質高效農藥品種、專利產品快速搶占中國相關市場,國內企業面臨的競爭形勢嚴峻。

5)技術環境:多項技術受到鼓勵,廠家面臨不容樂觀的技術基礎

隨著農藥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農藥產品結構及類別不斷變化,“無公害”的生物農藥、解決農藥使用后續問題的相關技術、新型肥料等得到推崇。

清潔生產是大勢所趨,十二五期間,農藥行業將先后推出12個清潔生產技術方案,一大批先進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在業內有望得以推廣普及;生物農藥成為政策支持和市場關注的新寵,生物農藥既屬于生物制造的范疇,同時也作為生物農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領之下,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有機磷廢水實現資源化高效利用;多家農藥企業涉足新型肥料領域,生產廠家紛紛關注甚至積極投入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力圖搶占市場制高點,但農藥行業目前所面臨的短板也很明顯;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產品嚴重不足,中國市場上的農藥,幾乎都是國外公司的創制產品或專利過期產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裝備水平低,大宗農藥產品產能嚴重過剩等,這些問題使國內的眾多農藥廠家感覺競爭乏力;減排任務重,廢棄處置缺乏有效處理手段。

2.中國農藥行業中觀環境分析

本部分主要分析2012年行業競爭現狀并對2013年的行業發展態勢做出簡要分析,時間跨度較短,因此主要分析行業內競爭者的經營現狀和趨勢,以及農藥產品的市場供求關系。

1)農藥行業產業集中度低,兼并重組和產業升級勢頭并存

產業集中度低,廠家規模小:產業集中度是行業競爭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產業集中度偏低則說明大部分企業實力弱小分散,市場競爭激烈;如果產業集中度偏高,則說明行業內存在明顯的領導者、挑戰者、追隨者和補缺者等角色,農藥企業應首先明確自身戰略定位才能制定符合實際的競爭策略。

農藥企業整合加速,兼并重組趨勢明顯:《農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農藥生產企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其中總量目標要求到2015年,農藥行業產值達2300億元,銷售收入2200億元,實現利潤150億元。2012年政府引導下的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大型企業在尋找可以兼并的目標,中型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巨大,小型企業分化嚴重。總體來看,2012年,生產企業的轉型、分化步伐有明顯提速的跡象。

全國農藥企業開始新一輪產業升級: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農藥工業必將進入以質取勝的新時代。比較國內外農藥工業的差距,表明中國農藥產業升級,必須按照農藥工業的技術經濟特征走生產集中的道路,才有實力實現技術進步。為此必須按照市場運行規則整合企業,治理中國農藥企業小、亂、差面貌,使農藥企業集團成為農藥新品種開發主體、投資主體,提高創制效率。

2)市場供求關系有所改善,企業營銷業績提升明顯

農藥市場供求關系有所改善:根據統計數據發現,除了出口,國內市場需求量保持在30多萬噸以上(折合原藥),需求增加明顯,供求關系顯著改善。

農藥品種結構有所調整:2012年以來,由于全國各地氣候的不同,尤其是極端氣候的大規模出現,導致各地病蟲草害的情況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蟲情,必然影響農藥市場品種結構,在市場的自發調節下,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三者的結構比出現積極變化,農藥產品結構隨著市場需求而調整。

農藥產品價格有所提高:2012年以來農藥產品價格上升已是普遍現象。然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價格上漲的幅度也有差異。洋農藥以及高效低毒新品種、新制劑銷售較好,價格上升幅度較大。

規模農藥企業效益會出現較好提升:2012年以來,中國農藥市場出現了預想不到的變化,中國農藥市場在供求、結構、價格、進出口等方面出現了積極變化,行業景氣度在逐步提升,市場價格進入了上升通道,供求、品種結構得到改善,高效、低毒、無公害新品種農藥逐步得到市場認可,企業盈利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久久香蕉国产精品|日本親子亂子倫XXXX50路|国产又猛又黄又爽河南君友數字科技有限公司